笔奇部 > 历史小说 > 海上升明帝 > 第875章 汉王
  汉王的封地在青海黄南,这里还算是个不错的地方,宜耕宜牧,就是有些偏僻,但起码比老九宁王的地盘好的多。

  现在七岁的宁王,封地远在奴儿干的永宁,那可真真的蛮荒之地,一年有一半多时间是冰雪封冻的,虽说现如今大明航海技术发达,且沿海新设了许多港口,如登州、青岛、旅顺、大连、丹东、济州、五岛、对马、咸镜、清津、珲春、海参崴、胡叶克、库页、永宁、驱度寐诸港,海参崴和永宁都是聚集了过万移民、土著的军事重镇和贸易中心,但毕竟太远遥远,除了极有冒险的猎人、皮毛商人等,更多的还是流放的罪犯。

  对于堂堂皇子亲王,封藩永宁,那就跟流放没什么区别。

  “封藩青海,驻藩贵南?陛下只答应给殿下修一座汉城、汉王府,就没其它的了?”

  “封民百姓呢?王府护卫呢?”

  汉王侍读沈宏邦对于自己的妹夫封藩贵南却并没表现出多高兴,虽然说那有可耕地百万亩,草场千万亩,确实挺大一块地,说是一个县,但能比的上浙江一個府那么大了。

  可光有地盘也不行啊,青海不是浙江,贵南更不是宁波。

  沈宏邦是大学士沈宸荃之子,他老家宁波观海卫,那是浙东宁绍平原之地,依江沿海的鱼米之乡,还有渔盐海运之利,沈氏始祖自南宋时辞官隐居慈溪观海,创办海隅书屋,授徒讲学,耕读传家,到了明代时,已是当地有名的士族,大夫第,金鸡门头,进士门头,河下大屋等,无不辉煌气派。

  他们家所在地的沈师桥还是当地有名的商业大镇,半个镇的商铺都是沈家的,周边无数土地也都曾是沈氏的。

  沈宏邦虽很早就启蒙读书,立志科举,却也不是普通寒门学子,只知钻研八股,于经济工商等等也是有些研究的。

  他很清楚,汉王的这块封地,是还可以,但如果仅有块地,没有人那不行的。

  这个人既包括护卫军队,也更指佃户和属民,没有人,就算有一千万亩耕地,那也是死的。

  一百万亩可耕地,其实也不过万顷地,还不是熟地,更别说现在没有农民,那地再多有什么用?

  “陛下说让我去招募移民、牧户,还说也可以去买些奴隶过来,还说封地的这些地可免税十年。”

  “王爷啊,哪有这么好招人的啊,现在内地想招个佃户都难,王爷远在河源,要招移民来就更不易了。朝廷移民边地,那是直接授分田地,殿下难道也要授分田地,可把地都分了,那殿下不没了?”

  朱弘椮倒是不急,笑着道,“陛下说那边有矿,可以先到内地招商合作采矿,然后咱们在贵南建些庄园买奴种植,也可以招些商人过来商屯,咱们收租子。”

  “没那么容易的,现在不管是中原内地,还是沿海港口,又或是边疆之地,最缺的就是人了。”

  沈家产业很大,本家是宁波有名的大地主,且早就有参与工商甚至是海贸,这些年来,做为元勋功臣家族的沈氏,更是成了浙东勋臣集团里重要一员,在军工、海贸等几大领域,都有很不错的发展。

  可谓是家大业大。

  甚至还在海外也有自己的种植园,可他们一样缺人,严重的缺人,沈氏也是最早开始大量购买奴隶填充庄园、工坊用工荒的,但到现在也依然面临严重的用工荒,劳动力现在成了几乎所有豪强地主甚至是大商贾们面临的主要问题。

  因此,从这方面来讲,绍天朝这几年来,其实上层有个隐秘的路线之争,那就是拓张和不拓张,尤其是移民拓疆这个政策,使的大量内地人口外流,使的那些地主豪强大工商主们没有了廉价及充足的劳动力。

  本来新兴的资本,新兴的重商政策,就必然羊吃人,地主们加强兼并土地,让更多农民失地,将部份农民变成佃户,而将更多失地农民挤进城去当雇工伙计,进作坊进矿山,成为产业雇工。

  可现在朝廷积极拓边,打下一块又一块的新领地,然后在那边搞移民分地,一户几十甚至上百亩的分,吸引了许多人过去。

  相比起留在内地当佃户或是去给商人做工,明显传统的中国百姓,觉得能有块自己的地会更有安全感,在背井离乡迁移,和一大块自己的土地间,最终还是越来越多百姓迁移出去了。

  而内地留下的百姓,也因为崇祯到绍天朝的这几乎改朝换代式的大变动,最终大规模的调整了土地,许多百姓也分到田或买到官田成了自耕农了。许多地主把过去非法吞并、侵占的官田、民田等吐出来,大量原皇家、藩王、卫所、官衙的官田拿出来分授给百姓,增加了许多自耕农民。

  民间地主豪强士大夫商人反对声音很大,可皇帝简单的搞了几个大案子,就把这些反对的声音给镇下去了。

  这就是马上打江山开国君主的威势厉害所在,想反对皇帝很难。

  此路不通,只能另寻他路,那便是把钱转入工商,甚至海外,许多原来的大地主清退了许多田地,甚至主动变卖了不少内地的地,持有成本高,而且缺少人手,荒着又面临罚没风险,于是变卖部份投入工商、矿产,甚至海外贸易之中,也有人转而跑到海外去搞商屯。

  如现在倭国、安南、吕宋等地,利用那边相对廉价的人工搞大庄园种地,主要种植甘蔗、黄麻、水稻、茶叶甚至是香料、烟叶、棉花等经济作物,再运回内地加工,利润还是很可观的,除了雇佣当地土著外,他们还会直接购买海外奴隶,成本更低。

  “一万顷可耕地要开垦出来,十万顷草场放牧也都不容易,缺人。没有人,那金山银山也只能干瞪眼啊。”

  沈宏邦对妹夫叹气,这么大块封地,若没有朝廷真正的政策帮扶,很难起来,最重要的是人。可现在皇帝明显并不打算直接给汉王封地移民,得他们自己想办法。

  但他也知道,要想移民哪这么容易。

  朝廷移民,那也是花大代价的,不说要给分很多田地,而且还要给安家费,甚至沿途有官府接应,移民过来后前几年也是要帮扶补助的。

  沈宏邦老家沈师桥,那是从南宋到此时,历经好几百年才算是有了万家灯火的热闹。

  “陛下有说给银子吗?”

  “没说。”

  “得要。”沈宏邦很为妹夫着想。

  朱弘椮年幼被掳往关外,跟着太子一起吃了许多苦,但回来这些年倒是挺安稳,安心读书,没有出阁前一切开销什么的也都是皇家承担,根本不用为这些东西考虑。

  皇帝也会给他月银使用,可他对银钱没什么概念。

  但现在加冠、大婚了,马上要之国,以后就等于是分家另过了。

  宗室制度改革后,宗室俸禄待遇也是一改再改,现在宗室爵位九等,从亲王郡王,到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子县男,其俸禄其实是大抵按官员俸禄给的。

  比如现在朝廷正一品文官,年俸二百四十块银元,另外禄米二百四十石,这是基本的俸禄,不算恩加、添俸、职贴、兼职钱、饭补银、养廉银等等。

  所以亲王比照正一品官俸禄发放,正式的亲王俸禄也是一年二百四十块银元加二百四十石禄米。

  不过一品官那是位极人臣,所以享受优待,在朝中那都是内阁大学士、三师三公等,所以是双俸双禄,亲王也照此标准,一年正式的俸禄就是四百八十块银元,加四百八十石米。

  这个数量,不论是比大明以前,还是之前的满清,都相差太远。

  大明亲王岁俸本色一万石,而清朝给的是亲王一万两银加六千石米,明朝因为财政问题,亲王的俸禄一般是要折色的,这一万石米要米、钱各半的给,甚至以前还经常折成宝钞,实际俸禄也就几千两银子。

  对比起来,绍天朝比的是真不多。

  但是,朱以海也不会太苛待自己儿女们,宗室们正式的俸禄是由国库供给的,所以定的较低,但皇帝会额外从自己的内帑里给宗室们补贴。

  一般是比照俸禄再发一份。

  另外年节什么的,或是皇子公主们生日啊等,另有赏赐,这个多少就没个数。

  皇帝想给一万还是五千,也纯是他个人自由,反正没用国库的钱。

  当然,汉王以前没出阁另居,开销都是皇家内府承担,当然也不需要太多钱。

  他现在要分封建藩了,自家手里头有些钱,主要是之前的俸禄积攒,基本没用过,然后皇帝赏赐,再有就是大婚时得的一波赏赐和礼物。

  加起来倒有个几万两。

  不过要开发这么大个封地,几万块银元肯定是不够的,哪怕皇帝负责掏钱建一座汉城和汉王府,可也不能光有个房子。

  “殿下得找陛下再要笔银子,怎么着也得有个几十万块吧,拿这银子咱们去买奴隶,招商人合伙开矿、建商屯、建牧场,建些作坊加工皮子、羊毛等,”

  “还可以招些人来这边移民定居,咱们每户分他们一些地,再租他们些地,有人才是关键。”

  弘椮听说要向皇帝要几十万块银子,犹豫着:“这不好吧,陛下已经给了这么大块封地了,还答应建汉城和汉王府了。”

  “殿下,你可是汉王,太子之外,你是首藩啊。”

  “现在对马港的倭奴,普通一家老少四口人,大概是要二十五块银元的,一个得六块多,青壮男子甚至要十块银元,一些有技艺的造船等工匠,得二三十块,年轻美貌可做侍妾婢女的,也得十几二十块。

  吕宋港的南洋昆仑奴,或是安南武安港的交趾人,顺化的占城人,马六甲的非洲人,那些青壮种植奴,都是很贵的。”

  现在内地一亩耕地不过几块银元,一个种植奴约值二三亩田地价格。

  一人均价十块,万人就得十万块了,而且万人的吃喝等开销也很大的。

  为了封地发展,沈宏邦劝说汉王找皇帝再要笔启动资金,然后先买他万八千的奴隶过来,管他什么沙俄白奴还是哥萨克奴,又或者是倭奴、安南奴、南洋奴、非洲奴、鞑靼奴什么的,能用就行。

  “殿下记得还有件事,得向陛下请求让我们先招募一支王府护卫,起码得有个把营才行,还得向朝廷订购一批军械,否则到时那么多奴隶,没有护卫可管束不了,有了圣旨许可,我们可以拿银子去高薪招募一群退伍老兵过来做护卫。”

  汉王这几年在京读书,也习练骑射武艺,还学了兵法和炮兵技艺,但要说到管理封地却是没半分经验,他以前甚至没有过管家的经验。

  倒是名门大族嫡长的沈宏邦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一些家族的管理,有些了解。

  ······

  朱以海坐在书房听完汉王来意,并没有一口答应。

  他喝着茶,然后笑着道,“你的这个想法倒也还不错,是沈宏邦给你谋划的吧?”

  “陛下慧眼如炬。”

  “哈哈哈,沈宏邦这人不错,书读的不错,诗写的也挺灵动,将来成就不会下于他父亲沈宸荃,你有这个大舅子辅佐你是好事,不过开口就要几十万块银元,胃口倒不小。”

  “朕不能给你这笔银子。”

  汉王愣了下,然后道:“儿臣知道了,不该提这要求。”

  “等下,朕不会赏你这笔银子,但可以合作。”

  汉王不解。

  “换个商业角度谈合作,你的封地前景还是不错的,宜耕宜牧,又还有矿,交通也还算可以,地理位置也不错,毕竟处在白兰古道上,另外又挨着黄河,离兰州、西宁也不算远,龙羊峡到刘公峡虽不通航,但羊皮筏和木排也是可顺流而下的。

  朕可以派少府监的人过来跟你们谈谈合作,一起开矿,建商屯、商牧场,至于具体如何出资,如何划分股份收益等,这个可以细谈,而且也还可以拉上宁波沈家等其它有意者一起加入,朕相信,如此宝地,定有人愿意合作加盟的。”

  “你们可以直接拿地拿矿入伙,也可以找皇家银行借款,利息都好说。”

  汉王本来听大舅哥的是想来直接向皇帝要个几十万块银元,结果皇帝却直接跟他谈合作开发,还要向他借款收利息。

  “回去让沈宏邦好好拟一份详细的计划,朕让少府监的人过来洽谈。朕给你一个建议,不能光靠买奴招商,你应当也把封地里的一部份可耕地和草场拿来招募汉地移民,就算你拿出一半地来招募移民,五十万亩耕地,一户给五十亩,你也能招来一万户,你虽然分出去五十万亩地,但如果你封地里真能招来一万户汉移民,那你的领地就能起飞。”M.ßĨQÚbu.net

  “也可以给每户百亩地,一半分,一半租。”

  “记住,要想长治久安,保持封地内汉人占据绝大多数,是最关键的,他们会成为领地安稳的压舱石,也会成为你这边疆封地最可靠的支持者!”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“沈兄!”

  “嗯!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笔奇部为你提供最快的海上升明帝更新,第875章 汉王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biqubu1.com